非遗传承传艺古法造纸,让孩子探究纸的

古法造纸进课堂,千年技艺放光芒

——中央公园小学“千卉源”社团传承非遗文化小记

一张纸,包容了大千世界

一种文化,蕴含了数千春秋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可以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

中央公园小学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打造校园特色社团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学校开设的二十余个特色社团中

“千卉源”社团将古法造纸术搬进了课堂

让一个个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们“穿越时空”

学习掌握古法造纸术

探寻体验到了古老造纸术的奥秘和魅力

感受祖国的灿烂文明。

年8月,千卉源”社团负责教授古法造纸术的教师梅寒在学校的支持下,前后三次前往贵州一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处“取经”,为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花草纸

“这么漂亮的树叶,这么鲜艳的花朵,是如何进入纸张里的呢?”年9月,在千卉源”社团的首堂理论课上,梅寒将自己制作的花草纸向学生们展示,并介绍古法造纸的来源,讲述汉代造纸术流程,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花草纸,是一种源于中国最古老的手工造纸法制造出的纸张,在未干的纸浆上直接铺花草,经特殊处理及自然烘干而成。”课堂上,学生们了解了煮料、漂洗、打浆、打槽、抄纸、晒纸、揭纸等古法造纸术的流程。

学生体验制作工艺。

在接下来的在实战课上,大家纷纷化身为造纸小工匠,在梅寒的悉心指导下认真学习花草纸制作技能,以及水印纸等手工纸的制作方法。“老师,这纸张里的花草时间久了要褪色,能不能让它保持鲜艳呢?”“这纸张沾水要湿,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课堂上,学生们还在造纸过程中提出了不少奇思妙想,针对学生们的想法,梅寒寻求自然科学老师的帮助,将花草纸进行技术改良。同时,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学生们还不断提高创意、设计、创新能力,利用纸张制成信纸、做成书签、制作灯笼、汇成作业本等成品。

学生制作灯笼。

“传承非遗,是一份执着,一份坚守,更是一份情怀。”该校校长陈红梅说,学校将以传承古法造纸术为契机,进一步深挖造纸文化内涵,结合中华文化、巴渝文化、渝北地域特色文化等,将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融入古法造纸术其中,让非遗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力。

文明小贴士

交通文明(连载)

车辆行驶不超载、超速、超长(宽);斑马线前车让行人驾驶摩托车,戴安全帽。出租车驾驶员提醒乘客下车时带齐行李物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