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苏州吴中东山民俗赏荷祈福

年农历6月24日凌晨4点半,东山双湾村葑山寺下的祈福广场上,一年一度的苏州东山第十二届赏荷祈福节,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每个山村的猛将堂里灯火通明,香烟缭绕,村民们正准备请出猛将老爷前往葑山寺。祈福广场上旌旗飘扬,人头攒动,村民们和游客们在悠扬庄严的佛教乐曲中款款而至,络绎不绝……

摄影:席时超

东山葑山赏荷抬猛将,是古镇由来已久的民俗风情,其兴始于明代中期,相传:猛将姓刘,因率兵驱蝗有功,死后被封为“上天王”,东山人尊称为“福神”。明代时,倭寇经常前往太湖骚扰,东山首当其冲遭抢掠,于是,勇敢智慧的东山人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办法,每个村都把猛将抬出来,云集葑山寺前以神驱盗!那阵势前呼后拥,敲锣打鼓,旌旗飘扬,浩浩荡荡,气势不凡。倭寇见状在太湖中呆了,误认为官兵大部队已到,吓得狼狈而退。从此,东山百姓自发而定期举行抬猛将活动啦。

摄影:席时超

曾记得学生时代,那时东山葑山寺赏荷祈福,从农历6月23日夜晚就开始了,旧时交通不便,镇上市民和村民们或翻山越岭,或走水路乘木船而去。葑山寺内香火鼎盛,热闹非凡,通宵达旦……。据说清乾隆皇帝那年下江南巡游到东山,适逢赏荷祈福节,于是乔装平民的乾隆皇帝一行登上了龙头山上的葑山寺。他伫立山头,驻足远眺,连声赞叹!寺内方丈见他气宇轩昂不同凡响,遂准备了文房四宝请他题字。乾隆皇帝微微一笑也不推辞,挥毫题下了:二。众人大惑不解,唯方丈知晓其“二”寓意,乃葑山赏荷美妙绝伦,风月无边。

摄影:席时超

天刚放亮,东山葑山寺前的祈福广场上已经人山人海,善男信女们手持荷花和香烛,前往山上的葑山寺上香敬佛。双湾村大咀山农家乐免费为大家提供绿豆汤和茶水……从水路渡水港、具区港乘船而来的各村“猛将”在锣鼓喧天和江南丝竹民乐的吹吹打打中,相继到达寺前的码头边。与此同时,村民们穿着民俗服装,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精神焕发,护送及迎接着各村“猛将”,真可谓是村村出动,户户参与。

摄影:席时超

在一阵阵鞭炮声中,葑山赏荷祈福节正式启动,东山洞庭红民间艺术团登台演出:舞蹈、戏曲……广场上数条彩龙腾空而起,狂舞不止,荡湖船,担花篮,腰鼓队,大头娃娃……一起互动表演,约一个小时祈福节暂告结束。期间,东山双湾村和镇旅游公司分别为广大村民和游客们赠送印有荷花的精美书签和祈福香袋。

摄影:席时超

近年来随着东山环太湖旅游的不断发展,各村利用地理和人文底蕴优势参与其中,地处葑山寺龙头山畔的双湾村更不例外,积极挖掘人文历史。除了葑山赏荷祈福节,这里的风景也十分迷人,素有“葑山芰荷”以及东山古八景中的“葑山荷舫”。名胜古迹比比皆是,村落古周巷内有为纪念春秋伍子胥携母居住的“古保安寺”,之北有玉筍峰,峰下曾有孙武当年在此演兵著兵书的旧址,龙头山上有明代炮台,伍大夫祠,雷祖殿,生肖殿,蛇王殿还有明代古井,龙首亭,古樟树,石碑等。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葑山不高但名气很大,东山人为纪念当年抗倭有功,保地方平安的英雄路振飞,设立路文贞公祠,任游人凭吊缅怀!

历年来,东山赏荷祈福节已经成为一个民俗风情节,通过挖掘多元化的旅游亮点,让更多的游客们了解东山,走进东山。

本文原作者严家伟先生授权吴中区东山小岛故事农家乐饭店发布摄影:席时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