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病因有哪些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4990802.html01:29
黄敏以针作笔、以线作色、丝绸当纸制作蜀绣一块细如凝脂的真丝,配以成百上千的丝线,在这方寸之地,十指如行云流水般拾针捻彩,让一只原本没有生命的小鸟,如“画龙点睛”般,有了灵魂得以重生。
“哇,这只鸟是不是要飞起来了?”站在一旁的哈尔滨女孩曾小姐一下子激动地拍手,“请问,这样绣一只鸟要花多少线啊?”
“你看,这是灰色色系,从浅灰到深灰差不多20种,这是咖啡色色系,从浅咖啡色到深咖啡色又是20多种,这是黑色色系……总的来看,绣一只鸟,要想让它看上去活灵活现,眼睛有神,丝线要运用一百多种,再配合独到的针法,缺一不可。”黄敏一边给身旁的外地游客介绍,一边触摸着手底下已经有了雏形的鸟儿。
50岁的黄敏是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作为蜀绣的传承人,黄敏第一次接触绣品是少先队入队时,妈妈给自己的衣服上绣了几朵花,那与众不同的衣服吸引来的羡慕目光,让她开始喜欢刺绣,并于年进入蜀绣研究所,师从多位老艺人,经过多年勤学苦练,黄敏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熟练掌握了各种蜀绣传统针法及为蜀绣独有的“衣锦纹针”针法和蜀绣三异绣技法。
如今,在洪崖洞的这间工作室,成了黄敏推广蜀绣的一个场所:“对于那种喜欢的,又能坚持下来的,我可以免费教她们绣。”
一件与众不同的花衬衣
激发了少年时期的兴趣
谈到蜀绣,黄敏滔滔不绝。年,黄敏出生在沙坪坝区杨公桥一个有充满乐趣的家庭。
黄敏的妈妈是一位能干的女人,会绣花、裁剪衣服、织毛衣,在那个物质生活匮乏的年代,黄敏的生活却比同龄人多了很多色彩,可以穿妈妈亲手织的毛衣,夏天还能穿妈妈用缝纫机缝制的裙子,裙子的花边上,几朵显眼的小花儿煞是好看。
黄敏印象最深的莫过于7岁少先队入队时,那件与众不同的衬衣了。
这是一件白色的衬衣,入队的前一天晚上,妈妈在领子上给她绣了两朵特别显眼的花儿,前襟两侧各绣了两条相对称的花带,配以鲜艳的丝线颜色,第二天一早,到学校入队的她,一下子就成了一群人中最醒目的那一个。
“一件普通的衣服,因为妈妈的巧手,就变得如此不同。”从那时候开始,黄敏开始特别留意妈妈绣花、织毛衣和裁剪衣服,高中毕业时,已经能够自己给自己的衣服上绣花了。
黄敏绣的小鸟,羽毛蓬松有光泽。
蜀绣大师徒手绣蝴蝶
让她坚定学习信念
黄敏的童年是在重庆度过的,18岁高中毕业后,面临择业的她开始在外婆的老家、父母工作的单位所在地——成都工作。
这一年,她在报纸上看到了几份公招的启事,包括父母单位招聘工人、幼儿园招聘老师和成都蜀绣厂招聘“蜀绣学工”,每一份工作,都有不同的意义。通过努力,黄敏上述三份工作都考上了,但到底去哪里,她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我妈从小对我的潜移默化就是要‘讲究’,如果去工厂,只能穿工作服,头发必须盘起来,实在和我喜欢的人生不大相同。”更倾向于当老师的黄敏,于是决定先去幼师进行培训。
这一年夏天,妈妈带着黄敏来到了成都蜀绣厂参观,刚好遇到有外宾也来参观,一位蜀绣大师徒手绣蝴蝶的样子,吸引了黄敏的目光,“没有花样作为参考,全凭他的想象来绣,千针万线之后,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只就要扇着翅膀飞走的蝴蝶。”
于是,18岁的黄敏坚定了信心:去学蜀绣。
练染的散线在绣制的时候还要辟丝成比头发还要细的细丝。
大半年的美术学习
让她的技艺有了质的飞跃
从事蜀绣32年的时间,黄敏对这份工作,投入了很大的心血。
在入行的第一个10年,黄敏发现,从喜欢到专业,跨度何止天堑。
年11月,刚刚参加工作的黄敏与其他39位被招聘的工人一起,进入成都蜀绣厂成为学徒,四川的蜀绣大师彭永兴和肖福兴先后以师傅的身份来教刺绣,“他们都是男师傅,以前蜀绣大师都是男的。”
这些蜀绣大师对绣品有不同的诠释,包括配色、走线、创新等等,每一件成品都有不同的意义。
跟着大师学绣走兽、花鸟,一年后,黄敏作为优秀学徒被送到二轻职大学美术,这大半年的美术学习,给了她今后的蜀绣生涯更多艺术性的诠释。
“以前绣什么图案,师傅喊怎么绣就怎么绣,自从去学了美术,我对色彩、空间有了自己的想法,在针法的拿捏上也有了自己的想法。”黄敏说,因为同一幅图,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变化,所以说手工的东西都是独一无二的,蜀绣更是如此,这一步天堑般的跨步,让自己的蜀绣作品开始有了质的飞跃。
第二个10年,黄敏的蜀绣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同时,开始接触市场。以出口为主的蜀绣产品,也开始在成都的一些门面铺货,“外国人特别喜欢大熊猫,我们绣的熊猫也开始在市场上出现,成为许多企业送礼的礼品。”
“你看,就一只熊猫,都能绣出千姿百态,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根本绣不出来。”黄敏慨叹说。
配色
下岗后回渝遇蜀绣大赛
洪崖洞开店推广蜀绣
年,成都蜀绣厂倒闭了。
对蜀绣还有一腔热情的黄敏没想到,自己赖以为生的事业会就此终止,一面是彷徨一面是不舍。黄敏决定离开成都,回到重庆,给一位朋友的公司打工,所从事的工作与蜀绣毫无关系。
年,黄敏路过通远门,看到路边张榜要举办蜀绣比赛,“在成都呆太久了,完全不知道重庆还有蜀绣的土壤,我决定去问问。”
报名成功后,黄敏开始准备比赛,以牡丹花鸟图为原稿的绣品虽然最终因为上班的时间原因没能完工,却让组委会看到了她专业的工匠技艺。
通过这次比赛,黄敏还长了不少见识,比如重庆喜欢蜀绣的人众多,想学的也挺多,一来二去,很多人建议她开个蜀绣培训班,教教喜欢蜀绣的人。
回到家后,黄敏整理了自己的绣作,然后在网上发帖招聘徒弟,在众多报名的人中,她选了两位。
“那会儿,自己也没地方,天天喊学生到家里来学,其实也不方便。”最终,在工艺美术协会的帮助下,黄敏以零租金的方式进入洪崖洞,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蜀绣推广之路。
黄敏指导学员
结合重庆元素
《吊脚楼》系列亮相世博会
洪崖洞作为一个景区,当时的人气已经比较旺了。
天南海北的游客来到店里,但以熊猫为主题的蜀绣,游客却并不买账。
“熊猫是成都卖的,你在重庆开店,应该绣重庆嘛。”一些游客提出建议。
“川渝本是一家,熊猫重庆也有啊。”黄敏给游客解释。
“不不不,重庆本身就很独特,你注意看看什么才是重庆元素。”游客的建议基本上否定了黄敏过去的创作,而她也开始寻觅着所谓的重庆元素。
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即将参展的渝中区找到黄敏,希望她能绣一套代表重庆的蜀绣礼品。
身在洪崖洞的黄敏来了灵感:这栋建筑不就是重庆吊脚楼的一个缩影吗?
回到家里,黄敏开始绘制样稿,然后照着样稿在丝绸上一点一点地绣制上去,青瓦、吊脚楼……最终,《吊脚楼》系列作为礼品由渝中区政府馈赠世博会组委会。过了一两年,黄敏在给江北区五宝镇留守妇女做培训时,又绣了具有重庆元素的《记忆江北》。
黄敏作品——双面绣《翠鸟》受访者供图
夏布与蜀绣创新结合
她要做渝派蜀绣推广人
今年5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出炉,黄敏成为蜀绣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世间从事蜀绣的人有千千万万,而创新才是让非遗发展和传承下去的重要方式。
年,黄敏受邀到荣昌职教中心担任蜀绣老师,在荣昌担任老师的两年时间里,她接触到了荣昌夏布,“夏布和蜀绣都是非遗,能不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呢?”
想法很美好,但实践起来却不容易,夏布比较粗糙,蜀绣又是以丝线为主,几次穿针引线,线就毛躁了,绣出来的成品就不如丝线那么精致、耐看。
“想了很多办法,最终才得以解决。”如今,在洪崖洞的这间工作室里,陈放的成品中也有不少用夏布绣制的成品,相比真丝的蜀绣,夏布的蜀绣看上去多了几分“旷野之趣”。
黄敏告诉记者,她现在所从事的蜀绣,其实已经加入了许多“渝派”的元素。这些年来,除了大型工艺品,她也创新制作了很多生活时尚蜀绣小成品,如手绢、手绣的胸针、手包、家居装饰品等,被许多外地游客、友人购买作为馈赠佳品。
在黄敏的工作室里,有不少年龄从17岁到30多岁不等的学徒,这些学徒有的是慕名而来,有的是路过时被蜀绣的精湛绣工给折服,从而拜师黄敏。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黄敏收徒要求不高:喜欢、坚持,如果能有一定的美术功底,那就更好了。这些年来,工作室收了多个徒弟,坚持下来的只有10余人,“我想,要说走到今天我有啥秘诀的话,唯一的秘诀就是坚持。”
黄敏说:“绣工就像医生一样,要活到老学到老;蜀绣这个传统技艺,也要学着走进现代生活。我很庆幸,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经意还修成了正果,很幸福。”
黄敏作品——夏布单面绣《竹石鸳鸯》受访者供图
人物素描
说话慢条斯理希望蜀绣能融入更多人的生活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摆在工作室里的一众绣品,在黄敏的心里也分为三六九等。最好的颜色过度自然,就像一张自然的照片一样,不近看根本看不出来是蜀绣。
黄敏说话的速度很慢,虽然生于重庆,但在成都生活时间比较长,说话中带着明显的成都口音。
黄敏拿着一副学生绣的作品摸了摸:“嗯,有‘肉头’,不错。”所谓“肉头”,其实就是指绣制的作品立体感强,摸起来起伏有致,这样的作品才算是有“灵魂”的作品。
以绣一直腹部有褐色的鸟为例,鸟的本色是白色,整个鸟腹部都要绣满白色,然后在腹部正中间的位置修缮极浅咖啡色的线,凸显腹部的轮廓,接下来通过颜色的每一层递进,实现腹部“有肉头”。
正因为工序复杂,蜀绣才能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变化丰富。同时,蜀绣还讲究施针,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作为一种非遗文化,黄敏认为,蜀绣不应该是被人仰望的,应该回归生活。作为传承人,她最希望的是能带领蜀绣文化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在输送技艺培养传承人的同时,提升蜀绣设计感和时尚感,将传统针法混合现代图案,融入到手帕,胸针,扇子,书签,杯垫、手提包等等手作制品中,让蜀绣不再只是动辄上万的收藏品。
黄敏说,蜀绣能够始终保持生命力长盛不衰,是因为它一直与人类朴素而细腻的情感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针一线,一起一落,都孕育着智慧与希望。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杨可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