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棠梨凹风光无限一幅乡村振兴画卷徐

白癜风偏方有效吗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808/4443966.html

秋末初冬,一幅恬淡醉美的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登高望远,笼罩在云雾中的棠梨凹村宛若仙境,山峰云雾幻化万千,呈现一片雾海奇观,让人流连忘返。这是罗平县大水井乡的棠梨凹村,一个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苗寨,四面环山,景色旖旎,因镶嵌于许多棠梨树之中而得名。

毛虹摄

毛虹摄

棠梨凹,“风云变幻”的仙境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距离罗平县城10余公里的大水井乡棠梨凹村,可见村庄依山而建,村内古树掩映,柿子飘香,田野风光色彩斑斓。这里是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苗族风情浓郁,一年四季前来徒步、摄影或到民宿小住的游客络绎不绝。连日来,笼罩在云海雾涛中的棠梨凹村寨炊烟袅袅,一幅“闲云野鹤在人间”的画面,叫人沉醉不已。

毛虹摄

“站在山顶的玻璃观景台,观日出、赏晚霞、看风起云涌,如烟似海,让人恍若置身仙境,不知归途。”在棠梨凹玻璃观景台拍片的昆明摄影爱好者唐先生激动地说。对棠梨凹这个新晋热门打卡地,唐先生十分钟情,已先后来了三次,每次都领略到不一样的风景。

毛虹摄

棠梨凹村是典型传统苗族村落,全村39户人。前拥十万大山峰林,背靠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下接多依河、小三峡等风景区,是罗平旅游环线必经之地,苗族风情和绿水青山造就了棠梨凹发展乡村旅游的巨大优势。

毛虹摄

近年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棠梨凹村抓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契机,充分挖掘和保护苗族传统文化,积极搭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平台,在沪滇协作项目资金的助力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一个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生态、农耕研学等为一体的全新苗寨文旅特色村寨逐步呈现在人们面前。

谋发展,乡村振兴有奔头

景在村中、村在景里。棠梨凹苗族村寨与罗平县旧屋基大补懂彝族村落、鲁布革腊者布依族村寨形成了罗平“金三角”民族风情旅游精品,相继获得“省级旅游名村”“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这个苗族村寨实现华丽转身,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旅游如火如荼进行,全村人吃上了“旅游饭”,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典范。

毛虹摄

漫步棠梨凹村,花香四溢,空气中还弥漫着咖啡与书香的味道。年3月,云南柒聚文旅开发有限公司流转土地亩,建起罗平县首个农耕研学教育实践基地,传承农耕文化,建起精品书吧休息区、萌宠亲子体验区、共享灶台户外烧烤区、陶艺扎染书签制作手工坊、真人CS区、蔬果采摘与农耕体验区,基地可接待余人开展教育拓展训练。建成不到1年的时间,公司不仅有了可观的收益,还带动村里1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上班挣钱,村集体每年也有10万元的分红收入。“在风景如画的棠梨凹,带着孩子们做手工,磨豆浆、打稻谷、种菜园……特别有趣,这里成了大人和孩子的乐园。”负责人邓翠英介绍说。

据悉,棠梨凹村运营以来,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约1.5亿元。当地及周边群众通过从事保安、保洁员、民宿管理员等岗位,自主经营民宿、林下养殖、人工菌种植、小吃餐饮、土特产售卖等,实现了收入的转型升级,人均年增收约1.8万元。

沪滇协作、山海情深。作为罗平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李梅,见证了棠梨凹村的点滴变化。村庄美,村民富,日子一年比一年过得红火,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返乡创业的人也多了,李梅也看到了发展的方向,那就是自己擅长的苗族刺绣。她说:“外婆和母亲传给我的‘指尖记忆’弥足珍贵,我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将产业发展壮大。”年,当地成立了苗族刺绣合作社;年9月,李梅通过考核参与到沪滇帮扶绣娘大联盟上海游学活动中,通过系统、专业性的学习,她学到了新的绣法和盘扣做法。学成归来,李梅手把手向其他绣娘传授技艺,和村内的姐妹先后完成了60多件苗族刺绣作品,将绣品卖出大山,带动30余名留守妇女从事刺绣增收。

在沪滇协作项目万元资金的帮扶下,大水井乡瑞农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在棠梨凹的建设发展中,将苗族文化深度融合,建设集民族文化培训、歌舞演艺、苗族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体验中心,将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让游客在棠梨凹感受到浓浓的乡情,留得住乡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曲靖日报记者严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