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8日讯(通讯员谭榆蓉曲方圆杨雨欣刘君君)“我开始从村支书退下来,就有些村民跟我说‘你当支书辛苦那么久了,就在家带孙养老呗,搞这个苗绣干嘛?’,我说,‘这个是我的强项,我从小就喜欢做。’”石顺莲回忆道。围绕第十七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7月8日上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恰同学少年”社会实践团成员前往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苗绣针织专业合作社寻找这位不肯闲下来的村支书,了解关于她的“苗绣梦”。
湖南一师“恰同学少年”实践团与石顺莲老人合影。周紫盈/摄
坚守初心,践行工匠精神
一针一针密密缝接,五彩艳丽的线在石顺莲纷飞的指尖下化作花草树木、花鸟鱼虫等生动图案,一幅幅精美的苗族特色绣品被销往全国各地。从12岁开始,石顺莲便开始跟随婆婆(奶奶)学习自己喜爱的苗绣了,这一绣就是60多年。这一针针不仅给绣品带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更绣出了全村的致富之路。在与中车株机签订的订单中,石顺莲带领7位绣娘,历时23天,使用50多种针线,共60万针手工完成了苗绣作品《巨龙凌云》。
当被问道为什么要坚持手工绣制,而不用机绣时。石顺莲老人坚定地说,“机绣的绣品也很好,但是它只有两条线,一根是顶线,一根是底线。一旦一根线断,整个绣品都会被毁。因此,我们不能用机绣这种方式,我们要做就要做得好,不做就不做。”石顺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从年到现在,始终坚持手工绣制,在一针一线中倾尽自己全部的心血。
石顺莲老人绣制过程。周紫盈/摄
守正创新,紧跟时代潮流
走进合作社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精妙绝伦的高铁苗绣图。图中凤凰飞升于天,与祥云交相辉映。远方高铁如脱缰野马般驶来。让前来观赏的人不禁感叹,古老的苗绣工艺竟然可以与现代化科技联系得如此紧密。除此之外,石顺莲还介绍到,苗绣的形式早已不拘泥于传统图案,而是与时代接轨,创造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手包、耳环、书签、扇子等。
最后,她还提到,“如今,我们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在以前,绣娘们只能通过想象绣出图案,但是现在通过图片打印技术与拓印技术,我们能够在精美图片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绣制,这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高铁苗绣图。周紫盈/摄
手包苗绣图。周紫盈/摄
“一颗匠心,就是不忘初心,将民族技艺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石顺莲说道。手艺人的匠心没有变,然而苗绣与时代的碰撞却始终在发生。石顺莲以超乎同辈人的创新力与包容力,不断吸收和学习新鲜事物,并将其运用到带领全村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实践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