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鲁绣相伴27年,最难忘为一位女士复刻母

白颠疯图 http://m.39.net/pf/a_6442885.html

一根绣线,几秒钟内被劈丝为8股,每股细如发丝,如此精湛的技艺由戴军师傅的一双巧手完成。从15岁开始,戴军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从事鲁绣旗袍的制作,一做便是27年。作为我国起源最早的绣种,鲁绣的历史悠久,应用于传统旗袍上相得益彰。从业20多年以来,戴军亲手做的旗袍数量不少于件,艺术和传统的结合,效果是“杠杠的”。

有劈线绝活能用“眼”量体

走进戴军的旗袍工作室,各种样式的旗袍有序摆放着,有传统的中式旗袍,也有经过改良过的新版旗袍,绣花笔记本、绣花扇、绣制壁画等文创产品穿插摆放在工作室的各个地方。

最为显眼的还是旗袍,男女式都有,旗袍均采用传统的鲁绣技艺,一针一线缝制而成。蓝灰渐变色的竹子、黄红相间的龙图腾、红绿搭配的花朵图案,面料有丝质、棉质、毛呢、绒质……每件旗袍都有独特的韵味,材质丰富,面料可达上百种。虽然各有不同,但均采用了传统的鲁绣技艺,摩登旗袍和传统技艺结合,精致感由此而来。

坐在桌前,戴军亲手演示了自己的鲁绣技艺。“鲁绣和其他绣种的不同之处在于,颜色比较艳丽,而且用线较为扎实。与苏绣对比,更偏实用性,因此鲁绣广泛应用于服装造型。”说着,戴军拿起一根绣线,几秒钟内便分成了8股,每股细如发丝。搭配上其他颜色的绣线,便可绣出渐变颜色,体现不同的光影效果。

从事鲁绣旗袍制作20余年,戴军不光手上劈线功夫了得,还练就了一双“鹰眼”,客人进门,打眼一看便知来者三围,犹如一把尺子,基本估个“八九不离十”。

15岁接触鲁绣手艺传三代

15岁戴军就开始了职业生涯。“那时候毕了业总要有点事干,我父母还有我姥姥都是鲁绣手艺人,从小耳濡目染。”戴军开玩笑地说,自己学习鲁绣的过程没什么特别难的,因为“从小就看”。由于这种家庭氛围,戴军选择了和父母相同的职业,从事鲁绣服饰定做。

从“赶大集”卖货到有自己的私人小店,戴军用了7年时间。他也从籍籍无名变成了有名的鲁绣旗袍师傅。从业多年,前来购买旗袍的女性居多,有些顾客却令他难忘。“几年前的一个夏天,一位女士来到我们工作室,问我能不能定做一件自己以前的旗袍,她描述了一下但是不太确切,后来她从包里掏出了一张照片,说这是她以前结婚时穿过的一件旗袍,但找不到了,希望我能帮她定制。”后来,戴军才知道,顾客极力要求的与照片一模一样的旗袍,是自己的母亲亲手做给她的嫁衣,母亲去世多年,旗袍是母亲留给她的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却在一次搬家中运送丢失。

“这么多客户里,这位女士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旗袍可以给人无限的回味,为亲情、友情、爱情,寄托了定制者的美好心愿。”戴军说,他精心地复刻了那件照片中的旗袍,虽不能与那浓厚的亲情比较,但愿也能为客户带来一丝慰藉。

文创产品正当时鲁绣也赶“创新”风

如今的国服旗袍已经过了多次改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让原本略显单调的旗袍变得更加吸引年轻消费者。“肩袖借鉴了其他服装的设计,显得更加挺拔。旗袍的样式也变得多样,绣图也变得更为多样,不止是取悦年长者,年轻人喜欢的潮流风也有。”戴军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定做鲁绣旗袍,创新图案意外地受到欢迎。

除了做国服,戴军还依托鲁绣制作了一些文创产品,济南的荷花、西安的兵马俑、烟台的樱桃,一针一线定格在丝带、挂件上,成为城市宣传名片。除了城市伴手礼,戴军还制作了一些团扇、压襟、本子、书签,“这些物件虽然小,但承载着民族传统技艺,流传得也更广,物件虽小但意义重大,希望通过这些手工创意产品,让大家更加了解和热爱鲁绣和传统文化。”除了制作文创作品,戴军还经常到社区、学校开展公益活动,现场展示绣制过程。“我想让更多人看得见、摸得着咱自己的鲁绣艺术,让更多人穿得上咱的鲁绣旗袍。”他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