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劳动的魅力市第三中学供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修剪番茄苗。为什么要修剪番茄苗呢?因为番茄的长势太过旺盛,就会出现番茄‘茎叶茂密、果子却少’的怪现象……”秋日,市第三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来到钦州农业学校农场学习番茄修剪枝叶技术,农校梁秀芳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同学们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在生物课上制作树叶书签、在语文课上学剪纸、在物理课上制作风动小汽车……近年来,市第三中学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不断健全五育融合、探索学段贯通,全员覆盖、多学科渗透的劳动教育新尝试。
建设“融合创新”的劳动课程
“我们学校积极推动劳动教育进课程,根据学科、年段、教学内容开设常规、融合、拓展类劳动课程。目前,学校开设有手工、剪纸、陶艺等校本课程20多门,按照劳动教育每周不少于1课时,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的要求安排。通过开展‘劳动+文化’‘劳动+生态’‘劳动+志愿服务’等融合教育,形成学校劳动教育特色。”该校副校长农积勇介绍,“我们重视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政治、语文、英语学科中突出劳动精神与劳动价值观等教育;在历史、地理学科中突出劳动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时令文化等教育;在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加强实验教学和自主探究活动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一直以来,该校注重劳动教育与校内日常生活融合。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中,安排内务整理教育,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内务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把每天的宿舍、教室、清洁区的卫生扫除纳入日常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清洁包干区评比、文明宿舍评比、厨艺大赛等活动,设置劳动场景,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社会劳动服务。
除了劳动教育实践外,该校还利用文明实践场所举办了“劳模大讲堂”“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模精神,激发学生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打造“多元开放”的实践场所
年,该校充分利用钦州农业学校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农业示范基地、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联合开展劳动教育及科普课程。“农校就在我校隔壁,我们可利用他们的专业团队和劳动基地来解决我们劳技课场地和师资不足的问题,拓宽我们的劳动教育课堂。近三年,我校学生到农校开展劳动教育达1万多人次。”农积勇说。
学校把周边的空地打造成“快乐农场”,划分成小区域,分给班级负责管理,为学生提供劳动实践场所,种植蔬菜、玉米等农作物,将丰收的果实送给学校、敬老院等。学校还把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划分片区给学校护理,利用学校的走廊、阳台、架空层等空间打造空中花园等。
该校还将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融合在一起,到钦南区水东街道东南社区开展“双服务、双报到”活动,组织学生为社区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等志愿活动。同时,在周末、节假日给学生布置一些家庭劳动作业,实现学校、家校和社会教育的无缝衔接。
构建“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
该校坚持把学生劳动素养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把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功能。过程评价中 此外,该校还建立了职校专家、学校教师、校外特聘教师三支劳动教育人才队伍,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兼职教师相结合的课程实施团队。该校还将劳动教育课教师纳入教师职称评审范围,保障劳动教育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
“我们学校初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化劳动育人网络,使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技能与实践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探索出一条以劳育德、以劳育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学校劳动教育新路子。”农积勇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