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刺绣在传统与现代中创新发展

图片由本报记者谢拉毛才格增提供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一团彩线、一根绣针、一块布料、一双勤劳灵巧的手,传承着蒙古族特有的刺绣文化。如今在海西大地上,乘着旅游业发展的东风,民族传统刺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现在,很多蒙古族传统刺绣技术结合现代工艺和元素制作出来的发套、服饰、盐画、书签等一系列新式旅游文创实用产品,走上各大展台,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1.非遗和现代的创新与融合

“这个包和隔热垫,就是用新型机器制作出来的。”德令哈陶尔根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班子萨特向记者介绍。班子萨特和妻子王瑛正在忙着用电脑补充修改新产品策划和方案,一旁的桌子上放着机器刺绣的发套和蒙古族服装,牦牛、马鞍等一幅幅精致的刺绣作品栩栩如生。

王瑛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以前纯手工做一对衣服袖子需要一个月时间,售价要元左右,现在用机器做只需要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对袖子我们卖80块。机器刺绣压缩了时间和成本,售价也相对较低。机器刺绣的图案比手工刺绣的图案精美、细致,比纯手工的好看,所以销量很好。”

德令哈陶尔根文化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于年2月,公司引进先进的手工工艺生产技术,聘请了专业老师。目前,民族刺绣班培训了20余名贫困农牧民、余名家庭妇女。公司成立以来,为带动地区手工工艺品产业发展和当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蒙古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繁荣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计划以非遗手工技艺为基础,研发新的非遗和现代化机械结合的实用性旅游文创产品。“省上这几天刚好有个比赛,内容就是怎样把非遗和机械很好结合起来,我们打算去取取经,回来认真研究一下,争取早日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物美价廉的新产品。”班子萨特说。

2.做地方特色文创产品

记者来到位于德令哈市柴达木路的金雪莲手工艺品体验店,一进门便看到柴生莲拿着一把团扇往上面粘贴图案。旁边的柜台上整齐摆放着活性炭盘盐画、刺绣摆件,柜台里的芦苇画书签、胸针,堆绣团扇及盐画小镜子等手工艺品琳琅满目,墙上的展示台上摆放着“花开富贵”“八骏图”“梅兰竹菊”等堆绣作品。

柴生莲是德令哈市金雪莲文化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公司于年5月被州文体旅游广电局授于“堆绣(刺绣)技艺传承基地”,传承技艺主要有堆绣、刺绣、剪纸,传承人参与传承、传习、传播,免费为传承人提供场所、策划设计、产品推销,同时为传承人提供各类服务。

“堆绣分为平面堆绣和立体堆绣,立体堆绣要有填充物,才能有立体感。这个团扇我打算用堆绣技艺做成旅游产品,不仅方便携带,而且实用性很强。这个书签用的是芦苇绣技艺,做的时候先把芦苇劈成细丝,再剪成刺绣针脚大小的小点,按刺绣阵法的走向粘贴上去,最后用烙铁边烫边上色,一个精美的芦苇绣书签就做成了。”柴生莲向记者介绍。

柴生莲于7年至8年在湟中县塔尔寺学习堆绣技艺,学成归来后自己做一些堆绣手工作品零售,在销售过程中经常听到外地游客询问有没有当地特色的手工作品,这个问题引起了她的思考。经过认真思考、大胆试验,她逐渐做出了一些富含当地特色的手工作品,精美的手工艺品受到游客的喜爱。

柴生莲从年开始学做盐画,摸索了近7年时间。芦苇绣的启发来源于有一次在网上看到河北白洋淀的麦秆画,想到用莲湖的芦苇代替麦秆,用当地现有资源做手工作品,这样市场上也有了富含当地特色的手工作品以供游客挑选。除堆绣和芦苇绣外,她还做盐画,用茶卡盐填充好勾勒的图案后,再彩绘,一副精美的盐画作品就完成了。

公司目前在州民族文化活动中心一楼和柴达木路有两个体验店,后期打算联系茶卡盐湖、柯鲁柯镇及德令哈市固始汗街等地方做景区代售,再通过电商平台和快手、抖音等新媒体销售。“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试验,现在我的芦苇绣、堆绣和盐画技艺日渐成熟,现在我想的是如何在现有技艺基础上再创新,做出更加新颖实用的东西。今后我打算做石头类的盐画,再给香包加上刺绣、堆绣的技艺做成摆件、礼品和饰品,另外把现有的剪纸技艺做到扇子上或书签上,做成方便携带的旅游产品……”谈到今后的发展,柴生莲信心满满。

3.在保护中传承民族文化

“这件衣服是我们用羊毛擀出来的,制作时,先把羊毛铺成衣服形状,再由三四个人一起用手边沾凉水边擀,这样一件衣服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制作出来。它具有冬暖夏凉和防水的特点,特别适合牧区生产生活。”海西州妇女实训基地负责人萨仁图亚向记者介绍。

记者在基地的展示柜台看到,这里摆放着迷你的蒙古包和碗柜、炉子、炒锅、火钳等家用物品,靠墙而立的模特身着各式各样的蒙古族服饰,70岁的加国老人正在一张羊皮上烙马印,制作烙画作品。“加国老人说他从小就喜欢动手做一些东西,现在他会做蒙古族服饰、木雕、烙画、十字绣、工艺品、羊皮制品等,做的特别好。只要是本民族的东西,几乎没有他不会做的,真是心灵手巧,他是我们这儿的能人。”萨仁图亚说。

50多岁的吴仪是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克鲁诺尔村牧民,她经常参加由实训基地组织的民族手工艺培训,还靠学到的手艺为家庭找到了一条增收的路子。“从小就穿家里老人缝制的民族服装,也学会了何种缝制方法,后来慢慢就不做了。现在培训班里老师给我们教,让我们重新学,感到特别高兴,以后我可以用自己缝的衣服卖点钱,也能给家里人做民族服饰穿。”吴仪告诉记者。

据悉,目前我州蒙古族刺绣已成功申报为省、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德都蒙古民族服饰不但在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等方面有新的发展变化,而且在缝制工艺方面已有了裁剪工艺、缝纫工艺、刺绣工艺、镶边工艺、图案工艺和扣襻儿工艺等。

海西州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乌席勒向记者介绍,“民族服饰和刺绣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好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非常重要,我们要不断向年轻人传授一些民族服饰缝制、刺绣等手艺。近几年,我们也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从内蒙古呼伦贝尔邀请老师给大家培训羊毛毡服饰的制作技艺,去年在青海师大举办了一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学到技艺为家庭增加收入的同时大力弘扬民族服饰、刺绣文化。”

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才能走向更大舞台

蒙古族刺绣以彩色丝线、棉线、驼绒线、牛筋、马尾鬃等绣线为主,通过绣、帖、堆、剁等技法在绸、布、羊毛毡、牛皮等上面绣出各种美丽图案,刺绣过程中讲究构图均匀、整齐、连贯、协调。8年,蒙古族刺绣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采访中,刺绣授课老师萨仁图亚告诉记者,一提到刺绣,大家马上会联想到那是江南秀女的专利。其实,草原上的蒙古族妇女,不但能放牧而且个个都是刺绣能手。自己就是从十几岁开始跟着家里的长辈开始学习刺绣技艺的。

据史料记载,13世纪下半叶之前,刺绣艺术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就已广泛应用。只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古老的技艺被逐渐埋没。这让一些致力于发展传统民族手艺的人感到了危机,所以他们不再陈守于传统,而是运用传统手工艺加新型机器制作的方式,逐步将蒙古族刺绣大量运用到趋于现代化和生活化的民族衣帽、手套、手机袋、包等物件上。一团彩线、一根绣针、一块布料、一双勤劳灵巧的手,加上现代制作方式,传承着蒙古族特有的刺绣文化。而实践也证明,只有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将传统的刺绣文化推向更大的舞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3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