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过门笺剪刻在生活里的乡愁

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https://m-mip.39.net/man/mipso_7157873.html

  七月盛夏,走进莒国古城商业街深处,在一处兼具古典韵致和现代风雅的小楼前,还未走近,便可看到门楣上五彩斑斓的过门笺正迎风舞动。   眼前是于红的“剪纸物语”工作室。推门而入,仿佛一瞬间走进由无数线条与色彩构成的“剪纸博物馆”。在一方长桌前,于红正被徒弟们包围着,刀锋起落之间,纸屑上下纷飞,莒地文化的意向和巧思很快被“纸上丝线”连结勾勒,渐臻化境……关于剪与刻的艺术,她手中盈巧技,心里漫乡愁。   70后的于红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莒县过门笺的第四代传承人。剪刻方寸间承载着时代变迁,近20年来,她始终潜心探索如何用小小的彩纸讲好莒文化故事,思索着如何让乡愁记忆从门楣上走进人们的生活日常。   工作室里,于红将父亲于永胜的作品《农林牧副渔》悬挂在门厅最显眼处,这是让莒县过门笺正式获封“国字号”的心之力作。她时刻提醒自己,要像父亲那样,坚守匠心,毋忘在莒。   更远处,穿城而过的沭河缓缓流淌,数个细小支流与莒县紧紧相拥,灌溉着、浸润着莒地的风物。这是于红热爱的家乡。乡愁、二十四节气和纹样的盛宴   “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这句曾广为流传的民谣,至今仍萦绕在每个莒县人的心头,不断唤醒人们的乡愁记忆。   在莒县及鲁东南一带,每逢春节将色彩各异的过门笺张贴在门楣上,是最晚从明代便开始流传赓续的文化传统。过门笺属剪纸技艺的一种,寓意着新年吉祥的愿景。   年幼时总看到父亲做过门笺。在于红的记忆中,年关将至之时,是作为过门笺省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的父亲最忙碌的时候。无数个冬夜,一个木墩,几叠彩纸,木槌与刻刀互相碰撞敲击,交织出一个碎屑纷飞的瑰丽世界。   “制作过门笺,要经过备纸、设计图案、制板、刻制、配套子、染色、定型等十几道工序。”于红回忆,从小耳濡目染,剪纸是早已熟稔于心的技艺。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她到莒县二中做了美术教师,执着地专攻油画创作。彼时,莒县过门笺在父亲的带动下逐渐在业界声名鹊起,出于对非遗文化蓬勃发展的预见,在父亲劝说下,于红放弃油画,从一刀一刻开始学习剪纸,从此再也没有放下。   “过门笺有单色、多色和套色法。这些年,我们还创新研制了染色法,用现代绘画色彩和技法描摹过门笺纹样。”于红介绍,过门笺的制作难点并不在于繁复纹饰的剪裁和刀刻,而是创新和设计,是“如何用高度概括的美术语言表述心中的故事”。   于红拿起陈列在室内的“二十四节气”过门笺摆台,这是她今年研发的新作品,灵感来源于年北京冬奥会的倒计时短片。这套作品采用她和团队创新的染色工艺,每个摆台取用一种节气元素进行艺术升华,再融入深受年轻人喜爱的色彩搭配。   以惊蛰为例,橙黄色边框内嵌“惊雷启蛰”四字,叠加惊蛰节气对应的粉色桃花、青绿春虫等纹样,将本土的、中国传统的文化融汇其中。   这是于红探寻将剪纸技艺融入时代语境的一个巧思。这些年,她努力达成传统与现代的连结,将现代绘画技法和审美志趣融入剪纸创作。   墙上满挂的剪纸作品投影出一个匠人心底的坚守。一片片灵巧的银杏叶、一簇簇别致的繁花,造型繁复的街景、史料和神话传说……深耕多年,但于红的创作灵感似乎从未枯竭。   “从年开始,我从乡村抢收了多件刺绣老物件,尽可能多地保存下了我们莒县的传统纹样,不想让这些文化渐渐消弭于无形。”于红说,这些流传百年的珍宝带给她对剪纸文化的追溯和思索,让她心中始终绽开着一场纹样的盛宴。制造平凡中的不凡   前不久,莒县过门笺从全省16个城市的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列“山东手造·优选”精品手造名录。收到这则喜讯时,于红坦言:“感觉积攒的努力得到了绽放。”   关于山东手造,她有自己的领悟,“‘造’是制造,也是造化。一路经历艰辛的创作和坚守,有坦途也有坎坷,但我庆幸10多年来从未停歇。我内心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不断提升技能,用最前沿的理念传承发展好过门笺,制造平凡中的不凡。”   采访过程中,不断有顾客进出,沉醉于展台上陈列的剪纸工艺品。有人拿起一个木质摆台仔细端详,繁复的花纹雕刻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于红介绍,这是年受团省委委托,为山东乡村好青年制作的奖牌,呈现的是美丽乡村的崭新图景和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作品运用的是套色工艺,先用刻刀在纸上刻出数种轮廓,再把纹样染色,分别在不同的彩纸上拼装起来,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   而这只是于红的剪纸世界中一抹细小投影。近20年来,她创作的作品已难计其数,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入口处厅堂中间长达8米的剪纸卷轴《山海日照古树茶香》,在莒国古城崭新的展厅里,这幅她珍贵的作品被嵌入圆柱形的玻璃展台中,更显立体生动。   作品的镶边是根据多年搜寻的绣品上的老样子进行设计的,剪纸所呈现的故事则是循着日照历史的脉络和壮阔的发展历程渐次展开,从一片银杏叶到一个戏台子,从神话传说到历史故事,每一条纹路、每一个线条,都倾注着于红对故乡的热爱和艺术的坚守。   多年来,她始终坚持着心中的理想,将记录并发扬日照莒文化作为发展方向。在纹样设计上,深刻洞察日常生活的诗意与美感,在主题取材上,广泛吸收莒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创作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山海日照古树茶香》《莒州外八景》《四千年银杏之春夏秋冬》等一批优秀代表作。   其中,《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曾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剪纸大赛金奖,《莒州外八景》《传统套色过门笺》等6套作品被山东省艺术馆收藏并作长期展示,《山海日照古树茶香》获得第三届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   但她并不满足于逐渐精湛的创作。为了更好地推广、传承过门笺,她成立莒县红纸语文化传承工作室,又在莒国古城设立传承基地,招揽吸纳了20余人的制作团队,将剪纸这门老手艺推向广阔的市场,并带动身边的剪纸艺人一起闯入市场经济的蓝海,开始一场艺术的变革。   对于红来说,想要穷尽一生追寻的剪纸,始于儿时不变的乡愁,她也想让更多人体认一张小小的过门笺背后的文化价值:一种源自心底深处的文化认同感,疗愈心灵的归属感。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在很多次外出参与展会、文化交流活动时,于红曾与许多民间手艺人交流,她发现了大家共同面对的困境,是珍贵的老技艺难以传承延续。   过门笺是发端于民间的艺术,随着时代变迁,其原有的单一功能性正逐渐式微。有很长一段时间,于红苦思冥想的,是如何找到传承发展的新方案。   除了非遗传承人,于红的另一个身份是美术教师。长时间浸润在充满朝气的课堂上,她深深感受到,传统手艺想要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就要抓住年轻人的心,要用剪纸讲出年轻人心中的声音。   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开始和团队钻研如何让老技艺焕发新样貌。除了在染色工艺上进行创新,还运用自己的美术功底,让造型更加多元、新潮,紧跟流行文化做文创衍生品,逐步开发出书签、红包、摆台、过门笺随手礼等产品,且经过了市场的考验。   “以去年国庆节假期为例,一天内展馆客流量余人,我们粗略统计,在售产品中仅小书签便达到了每日千元的销售额。”于红介绍。   经过多年探索,她的工作室逐步构建起融“保护、传承、开发、设计、展示、交流”于一体的非遗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探索出“静态展示、动态参与、活态传承、常态创新”四态非遗传播方案。   在于红的工作室里,前来参观、体验、学习剪纸艺术的个人和团体总是络绎不绝,每日背负着身心的劳累,她却丝毫不觉得疲惫,如她所言:“只想让传统艺术的根脉上生出稚嫩的芽叶,生长壮大,成为一棵参天的绿树。”   一把木槌,数支刻刀,纸屑上下纷飞;方寸之间,固守匠心,探路传承之道。尽管荣誉加身,但对于红来说,背负着的始终是更多的责任。她始终牢牢记得,在她身后站着的,是莒县过门笺这个庞大的文化符号。那些跃然纸上的纹样和色彩,在岁月的沉淀中,逐渐成为她追寻一生的母题。

(来源:日照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4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