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青少年与家长志愿者一行50余人共同走进了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
星辰在线8月25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梁文婷通讯员易素)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社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了解传统节日、认知传统节日、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在8月25日,“七夕”节当天,望城区月亮岛街道桃花井社区携手正星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乐之学堂引导辖区青少年开展了青少年社区实践志愿服务——“度七夕扬传统文化品经典承千年底蕴”活动。社区青少年与家长志愿者一行50余人共同走进了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
七夕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沉积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寄托着人们对姻缘美满、家庭幸福的美好愿望。活动伊始,讲解员带领着大家讲传统忆“七夕”,先后参观了园区入户景墙、汉印步道、观景平台以及桃花岭汉墓等景点。“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凤求凰》《楚歌》等这些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经典不仅是文化宝库的瑰宝,更承载着文化传统,增添了节日色彩。青少年们也随之一起朗诵,在经典诗词的吟诵中回顾历史,在美的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青少年们开展“谁的巧手”的活动,将长沙王印印章拓印在团扇上和手工制作书签。通讯员供图)
随后由志愿者老师为大家讲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演变史和从汉代开始的七夕习俗。“七夕”又名乞巧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举行,是华人地区以及部分东亚国家重要的传统节日。女子在这一天会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在长辈的带领下祭祀织女星,希望织女星赐给人间巧手和巧艺,而男子则拜魁星,希望自己学业有成。古时候在七夕夜,姑娘们会穿针乞巧,祈祷心灵手巧,礼拜织女,乞求巧婚,所以又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织女在民间也被称为“巧娘”,对女子而言,各种乞巧和赛巧是她们手艺和才能的展现。活动中,青少年们开展“谁的巧手”的活动,将长沙王印印章拓印在团扇上和手工制作书签。最后,大家纷纷在书签上写下“学业进步”“更上一层楼”等勉励自己学业的语句,希望自己能够学业有成,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感慨:“比起书籍文字上的解说,切身接触与耳濡目染则更有感受,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体验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