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今年七八月,正是火辣辣的时候,回到老家的妈妈突然给我转过来一条视频,并说:“XX小学举办运动会了!”
我发了个:“?”
我妈立马向我解释:“就是你们小学,这两年村里都会举办全民运动会,你们小学跑道和操场不都是橡胶的嘛。”
我愣了一下,记忆霎时间闪回十多年前,我们的小学?橡胶跑道?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竟然生出些不真实的感觉,不过转念一想,不都过了十来年了,似乎有个橡胶跑道也没什么好稀奇的了?
我记忆中的小学是怎样的呢?
两幢两层高的楼,一幢是教师宿舍,一幢是教学楼,水泥的操场,绿色油漆刷的两个篮球架,对了还有许多梨树,还有一棵两个人都抱不拢的大银杏树。梨果飘香的时候会招来无数蜜蜂蝴蝶,成熟的银杏果落下来会发出怪异的味道。
注:图片来自网络读小学的我深受那种味道的困扰,原因很简单,我们班级承包了那棵大银杏所在的区域卫生,扫银杏叶,捡银杏果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肩上。
不过,虽然银杏果外皮很臭,我们却有幸品尝了经过食堂大妈烹饪的美味的它,虽然银杏叶很难清扫,我们也有幸有了许多漂亮独特的书签。
从记忆中闪回时,我忽然有了几丝莫名的兴奋,我将这种“兴奋”解释为欣慰的快感,于是我立马又问我妈妈:“XX小学现在已经这么好了吗!”
原本以为我妈妈会立马滔滔不绝和我分享些什么,我妈妈是个很喜欢唠嗑的人,用我们的方言叫“喜欢摆龙门阵”,所以往常我如果能分出几分心思听她讲这些,她一定会立马给我热情的回应。
意外的是,我妈只回了我一句:“好什么好,学生都没几个了。”
然后,就没有后话了。
我那点刚刚跃上心头的兴奋突然就被兜头一盆冷水浇灭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后来回老家的时候我和已经上了初中的堂弟聊起这个话题,堂弟说:“XX小学现在一个班好像就七八个学生,别说XX小学了,我们中学,现在一个班也就三四十个学生。”
这时堂弟的妈妈附和了一句:“是哟,那些老师教着才没意思。”
堂弟的中学也是我曾经就读的中学,在镇上,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我们班是有五六十人,最多的时候甚至有过68个人,那时候我还是班长,给班里所有同学清点作业本这种事让我不胜其烦。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母校真的如一个活生生的妇女一样,一步步从精力还算充沛的中年走向了垂垂老矣的暮年呢?仅仅是短短的十来年而已。
这十来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我而言,我暂时完成了我的学业,开始走向社会;于我的家庭而言,爸爸妈妈先是在老家起了一栋两层楼高的房子,后来又因为哥哥结婚把房子买到了城里;于我周围的人而言,我家对面的八岁的小孩,在村里小学上了一个学期后就转到了镇上。
所有人都在努力往外走,只有那所小学,连同那些被各种原因牵绊住的人还停留在那儿,停留在我们遥远的记忆中,虚幻又现实地存在着。
或许再过几年,我就真的找不到回母校的路了,对于没上过幼儿园的我来说,那是我启蒙的地方,连同我的学前班一起,都在一幢不高的贴着浅黄色瓷砖的小楼里完成。
母校你好,母校,你还好吗?
或许你也有一所独属于你的母校,坐落于小小的山村之中,不大,却努力为村里的孩子传递知识,启蒙见识。
如果有,欢迎在评论区交流,算是留住一方小小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