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号称六朝古都美誉的城市,一座携着紫气东来传说的城市,一座最具民国风情特色的城市,南京就像一本大书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南京就像一幅画卷观之令人心驰向往。秦淮河畔一片片错落有致的灯火间,一座鬼脸城在朦胧月色的照耀下弥漫着旷古的沧桑。城下的河水中星光点点,仿佛古老的书签上模糊的文字,断断续续地将两千年前的往事娓娓道来。
鬼脸城是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墙,依傍着清凉山和秦淮河。因城墙壁上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怪石嶙峋,凹凸不平。壁面上赭赤黑白灰杂色相间,隐约可见耳,鼻,口,眼形似人面又有几分狰狞之色,便被人们戏称为鬼脸了。
石城脚下有一方半圆形的清澈池塘,水面上正好映着鬼脸的倒影,俗称鬼脸照镜子。成了南京城的一处趣味盎然的景观。传说很久以前,清凉山出现了一个山怪,经常出来坑害百姓。一次山怪被过路的仙人发现,逃到山中,隐身于峭壁里,仙人掏出照妖镜将他照出,鬼脸就露了出来,山壁也就成了今天的样子。为了防止山怪逃走,仙人将宝镜置于山崖下,化作一个池塘,这便是鬼脸照镜的典故了。
其实这种色泽怪异的岩层主要是由白垩纪晚期的特殊地层组成的。距今约有1亿年到七千万年的历史,是自然风化和古代战争所形成的独特的历史景观。鬼脸城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公元前年,楚国面对越国在长江江畔设置金陵驿,并在今天南京的清凉山上筑城,遂成为石头城的源头。
南京有一个别名,就叫做石头城。《红楼梦》在开篇不多时就写到了这个地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原来这传说中的大观园就建在石头城下。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际,环山修筑周长约多米,城墙与山石连为一体,故年来依然矗立于此,坚不可摧。
古时候长江绕清凉山入东去,石头城临江峭立,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赤壁之战后,孙权将都城迁到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建邺,从此奠定了南京作为十朝都会的基石。从城墙脚下沿着清凉山的坡道石阶上行走大约米便到了城头的烽火台。
刘禹锡对这座石城感慨颇多,他在《西塞山怀古》中写到,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险峻的石头城终究没能挽救一个王朝的覆灭。六朝更迭,世事变迁,在南北朝多年的对峙战争中,各方均对石头城视为必争之地。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战争的成败。
东晋初年,王敦起兵造反,抢先占领了石头城,致使晋元帝无策可对忧愤而死,梁武帝时,侯景勾结叛军抢占石头城,随即便居高临下,夺取了都城健康。一将功成万骨枯,多少悲歌在长风中回荡。坚守了千年的城池背依清凉山麓,面对秦淮烟柳,历经多次浩劫,巍然不倒。
唐朝以后,长江的河道日渐西移,昔日石城脚下的拍岸惊涛,悄然化作了田园村落。石头城江防的重要性日益降低,这座历经战火的古城渐渐远离了战争。唐武德八年,石头城开始废弃。当刘禹锡写下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句时,这里已是一片孤寂荒芜。
年后,清凉山上建起了一座兴教寺。从此石头城告别了金戈铁马,隐居在寺庙书院的诵经吟诗中铺就了另一条生命的轨迹。鬼脸在城头守望的千年,仿佛一个憔悴了面容的脸谱要把远去的历史演给今人看。剥落的墙基,厚重的城砖,无言的烽火台,静静的秦淮河,每一道粗糙的沟壑间都铭刻着一张泛黄的纸业。每一张泛黄的纸业上都风化着一个残破的故事。
登临山崖,看青山隐隐天高水阔,一座石头城,见证了沧海桑田人生无常。遥想当年孔明羽扇纶巾,公瑾豪迈儒雅,谢安东山风流。而今都已雨打风吹去。还是元朝诗人萨都剌说得好,指点六朝形胜地,唯有青山如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