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将儿童发展理论结合阅读教育,可以归纳出阅读的分龄说明。从幼小到大学,可区分为前阅读期、识字期、流畅期、透过阅读学习新知期、多元观点期、建构与重建期。要等孩子到大学、进入建构与重建期的阅读时期,成熟的阅读能力才算学习完成,之前每个阶段,都有各阶段的重点。
教学研究学会创会理事长谈到,阅读素养可以分为阅读能力、人际互动、个人兴趣三个面向,包括能够理解并运用书面语文、从各式各样的文本中阅读学习、透过阅读而有所得、愿意参与社群,以及透过阅读而有所兴趣。
怎么教出小孩的阅读素养力?采访多位学者专家及现场教师,整理出在各个不同时期的重要做法:
1.出生~6岁:前阅读期
6岁前主要是发展口语能力、认字或字母、运用符号(广告标志或路标等)、发现书籍的存在,朗读绘本是重要的阅读活动。
这个阶段强调的是「读写萌发」,让小孩对阅读和写作感兴趣。例如喜欢翻看绘本、能够解读书中的图像与故事大意、画完画后会想要签名,或看到身边大人写字感到好奇,想进一步了解书写的内容等等。
指出:「大人陪伴小孩阅读时,一本书至少读3次。」她建议,第一次阅读时可以静静欣赏图像,第二次由大人逐字朗读、小孩注视图像,最后一次则可以跟小孩讨论一些问题,让孩子对文字或故事内容产生更深刻的想法与感受。
2.6~8岁:识字期和流畅期
进入小学后开始正式阅读,一到二年级是识字期、二到三年级是流畅期。在识字期「听比读快」(听仍是重要的学习管道),同时学习解码识字的技巧,可以逐字朗读基本读本。到了流畅期,可以从朗读发展为默读,需要大量读物练习,包括基本读本、绘本或熟悉的内容。
陈欣希指出,一到三年级的孩子要学习基本的阅读能力,也就是学习如何阅读,包括认识字词、读懂一句话或一个段落的意思、拿到一本杂志知道翻页的方向等等。虽然以文字为主,但图像也很重要。
「识字的过程可能需要一点努力,但阅读本身一定要有趣,」台北教育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张郁雯强调,阅读文本可以很多元,但父母的参与及陪伴很重要。多跟孩子讨论、互动,通常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以故事类的文本为例,可以请孩子先找出表象讯息,包括主角、引发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行动与结局。接着再带孩子做深度思考,讨论角色特质、情绪转折、情节发展、作者主旨及与生活经验的连接等问题。
3.9~14岁:透过阅读学习新知期
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九年级的阶段,大量利用阅读获取世界知识、阅读策略、语言与认知能力。可以默读儿童读物、学科教科书,逐渐接受类似大人的读物,开始时听比读快,结束时则读比听快。
张郁雯指出,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应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可以更大量、独立阅读不同主题与形式的文本,包括透过电脑上网搜寻资料。她举例分享,周理慧老师带学生制作「名言佳句」书签,每个孩子都上网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的句子,并将书签义卖的一半所得捐给偏乡,就是很有意义的学习历程。
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说明文。黄柏翔分享,说明文是以传递知识为目的,阅读时不一定要从头读到尾,可以先看标题(主标和次标)、再看图表;接着找出标题和图表之间的联结关系;最后才进入文字,同时检视文字、标题和图表之间的逻辑与关联。
4.14~18岁:多元观点期
在高中阶段,利用前一阶段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建立概念,随着各方面能力增长,可以阅读广泛复杂的材料,包括学科内容、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同时对所读的材料有了批判的能力,能够读出不同的观点。
宋怡慧谈到,新阅读应打破「经典」的迷思,「经典」不是不重要,但刚开始可以从孩子「需要」的角度切入思考。比方说人际关系、沟通表达、自信心、学习方法,各学科的阅读理解也与生活情境有更密切地结合。
汤怡芬指出,孩子阅读时会先看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再从文章找出关键字、词或句,最后做摘要、画出概念图。其中引发热议的是,植入特定细菌的蚊子不会传播登革热,但需要进入社区做实验,有谁愿意让科学家进入自己居住的社区释放蚊子呢?
5.18岁以上:建构与重建期
大学以后,透过阅读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包含分析、整合、批判,会根据目的选择性阅读,也会受到背景知识以及熟悉度的影响。
「其实『读』这件事,我们每天都在做,跟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有没有真正打开内心的眼睛,看到现象背后的事物,」校长邢小萍说,大人要「教」孩子「读」,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先爱上阅读,因为身教与环境会带来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