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病的症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28/6286552.html
-02-:55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郑露露杨海虹见习记者林杭赵宇统林杭刘言勇摄
做花灯。刘言勇摄
昨天是传统的元宵佳节,全市各地都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猜灯谜、煮汤圆、做花灯、舞鱼灯……让广大市民在体验民俗活动的同时,感受传统佳节的氛围。此外,一些村、文化礼堂也开展了许多庆祝元宵佳节的活动,把村民聚集一处,张灯结彩、热热闹闹过大节。
猜趣味灯谜
“军官不正邪路”打一个廉政热词,“两人十头,四腰一心”打一个字……昨日晚,乐清市图书馆在一楼举办“万众欢腾闹元宵”乐猜灯谜活动。同时,乐清市图书馆的16个分馆、2个城市书房也分别在39个活动点开展灯谜活动,近3万名群众热情参与其中,感受传统节日的气氛。
市图书馆猜灯谜活动。刘言勇摄
活动于18时30分开始,但在15时许,已经有市民陆续来到现场,见到灯谜的谜面已经在悬挂,便跃跃欲试上前,提前猜了起来。乐清市图书馆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已经举办多年,一些忠实粉丝从老馆追到新馆,每年不错过。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市民元宵节参与猜灯谜活动的热情越来越高,很多家庭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传承传统文化习俗,并在热闹的节日气氛中,感受团圆、甜蜜、幸福的内涵。
18时许,活动现场已经挤满了几千名市民,每个谜面前都站满了人,一些市民实在挤不进去,只好高举手机,拍下谜面,然后找个角落坐下慢慢猜。“灯谜挺难的,在网上都找不到,不过这样更有乐趣。”60岁的高大爷带着一家人来猜灯谜,同一个谜面,一家人猜出的答案都不一样,大家商量后,再将认为较正确的谜底写在答题卡上。在众多灯谜中,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发现了不少与廉政知识相关的灯谜,难倒了不少市民。
“此次灯谜活动共准备了条谜面,基本是由温州市灯谜协会的灯谜专家设计的,内容相关近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影视、科学、语言等各类热点,其中廉政热词和党风党纪热词都是年的年度热点,谜面不少。”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降低难度,现场制作了一个廉政热词参考的宣传板,市民可在这些热词中去寻找答案,一边学习一边猜谜。同时,也通过这些全新的灯谜,让市民在猜灯谜的过程中,能真正感受到古时元宵节猜灯谜的乐趣,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现场,主办方也准备了许多礼物,包括玩偶、生活用品、玩具、学习用品、书签等,只要猜对灯谜就有奖品,现场其乐融融。
做美丽花灯
2月19日下午,由乐清市博物馆主办的“赏玩花灯,元宵祈福”活动在周昌谷艺术馆举办。
今年元宵节,周昌谷艺术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庆元宵活动,30组家庭报名前来进行传承经典的民俗体验。
活动现场为大家准备了花灯DIY套餐,由工作人员指导家长与孩子们一起进行花灯制作。制作现场热火朝天,一盏盏花灯在大家一双双巧手下完成,小朋友们提着亲手做的花灯别提多兴奋了!在周昌谷艺术馆内的天井处,还悬挂了红灯笼和谜语,小朋友们饶有兴趣地揭开谜面进行答题。随后,大家乐滋滋地品尝着刚出锅的汤圆,温暖人心。
“为了使小朋友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我们让大家在体验与互动中,将元宵的文化民俗以鲜活的方式呈现。”周昌谷艺术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市民黄女士带着弟弟来过节,提着亲手制作完成的鱼灯开心地说:“我们一起动手制作鱼灯很有意思,还了解了不少灯谜知识。”
“元宵到来春回还,一元复始笑语欢。”周昌谷艺术馆用心打造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氛围,与大家在传统活动中品味民俗,一起寄喻了美好的新年愿景。
昨天,乐清书城元宵佳节陪你乐“宵”遥,闹元宵活动丰富多彩,除了猜灯谜,还有手工DIY汤圆、少儿创意手工画、听绘本师讲元宵节由来等。
送爱心汤圆
昨日10时30分,市区汇丰路宋湖里坊的城市书房,为市民们准备了大量的汤圆。城市书房的负责人张微介绍:“汤圆不是一桶桶煮的,为了让大家能吃到口感更好的汤圆,工作人员辛辛苦苦一碗碗煮出来的。一天下来,已经有七八十碗送出去了。”附近的学生、上班族以及周边商家都会来到这里,吃上一碗暖心汤圆。
万里桥村村民做汤圆。卓大清摄
除了品尝汤圆,城市书房还为市民准备了猜灯谜的活动。据了解,此次活动城市书房为前来参加游戏的市民准备了份小礼物,只要猜对就能够进行抽奖,抽奖的中奖率是百分之百。“奖品并不重要,关键是重在参与,感受元宵节的氛围。”正在现场猜灯谜的郑先生说道。
昨日,柳市镇万里桥村的文化礼堂里挤满了村民,为了丰富村民生活,增加村民的凝聚力,该村村民自发组织举办了“其乐融融庆元宵,温情满满一家亲”活动,村民自己出钱,来帮忙的人就有多人。他们买来做汤圆的食材,在现场做起了汤圆,还炒出好几大锅本地鸡炒粉干,吸引了周边的村民纷纷赶来凑热闹。“一场活动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使平时不太碰面的村民能坐在一起话话家常,一起庆祝节日,村民也希望以后多在传统佳节时举办这样的活动。”该村驻村干部卓大清说道。
万里桥村村民做汤圆。卓大清摄
赏古词诗会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2月19日晚,由乐清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元宵诗会”在乐清市文化馆举办,吸引近百名市民欢聚一堂。
元宵诗会。林杭摄
在传统习俗中,逛灯会、猜灯谜、吃元宵是元宵节的必备内容。当晚,这些习俗在文化馆内一应俱全,市民们享用完热腾腾的汤圆后,提着一盏花灯在文化馆内享受了一场元宵诗会,场面热闹、温馨。
《又见元宵》《黄金树》《正月里的春天》……在悠扬的古筝韵声中,飘扬的红灯笼下,文化馆的元宵诗会温情流动。大家在诗词中说元宵,在灯谜下闹元宵,在美食里品元宵,相互间分享了快乐。市民王女士与家人拿着花灯拍了全家福,开心地说:“一家人来文化馆感受了元宵氛围,也让孩子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文化驿站这个分享空间,让小朋友们加深了对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认识,了解到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让大家感受文化与艺术结合的魅力,同时又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品非遗文化
昨日14时30分许,乐清首饰龙国家级传承人、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林顺奎带着一堆事先精心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乐清非遗馆公益学堂,带领26个亲子家庭开展“做一盏宫灯听一段故事”庆元宵活动。
“我15岁就开始跟父亲学习细纹刻纸和首饰龙制作技艺,宫灯是我很小的时候做着玩的。今天是元宵节,乐清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邀请我来教大家做宫灯。”在现场,林顺奎笑着开场道,接着他向在座的家长和孩子介绍了乐清过元宵节的有关习俗、乐清的灯彩种类,还讲了一些他在首饰龙制作及手艺传承方面的故事等,并现场考起小朋友问题来:“你们知道乐清有哪些灯彩吗?”
20余名小朋友纷纷举手抢答,现场好不热闹。三名答案为“板凳龙”“首饰龙”和“鱼灯”的小朋友都领到了一份红灯笼的礼物。
14时45分许,重头戏做宫灯正式开始。乐清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先给每组家庭分发了制作宫灯的竹篾、中国结、红纸等材料,然后林顺奎便一边介绍,一边示范制作步骤。
当天来的20余名孩子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12岁,对于做宫灯这件事,他们的热情很高涨。在父母们的协助下,他们有条不紊地先用竹篾制作宫灯骨架,然后给宫灯各面糊上红纸,最后为宫灯镶边、写字等。制作期间,每个孩子都根据林顺奎讲解的制作步骤进行,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主动询问,会的帮助不会的,大家在相互协作中,花了两个多小时,做好了一个个属于自己的大红宫灯。
“还是传统的东西好看,有过节的喜庆味儿。”在现场,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往年元宵节,给孩子的灯笼都是买来的。参加这次做宫灯活动,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又给他们普及了乐清的传统民俗文化,非常有意义。
当天活动还有一段小插曲,来自美国华盛顿州马里斯维尔市政府代表团一行人在参观乐清非遗馆时,也被做宫灯这项传统手艺深深吸引住了,他们坐下来同孩子、家长们一起向林顺奎学习宫灯制作。
据乐清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8年,元宵节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些年来,每逢元宵节,乐清非遗中心都会开展各类非遗活动。当天制作“宫灯”本来只有20个名额,结果现场来了26组家庭参与,亲子互动,跟着大师一起探秘传统手工艺文化。
另悉,当晚,乐清市非遗保护中心还联合温州市非遗体验基地——万山草堂开展“闹元宵猜灯谜”活动,为市民准备多条灯谜,猜对就能赢取一份新年礼物。当天活动吸引了诸多市民踊跃参加,大家各显其才,纷纷抢摘谜语,投入到谜底竞猜之中,现场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