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书签用乐句导演的乡村电影

F大调第6号交响曲“田园”

SymphonyNo.6inFMajor,Op.68“Pastoral”

创作年代:~年

贝多芬的幽灵正在与人争论不休。

:“大师,您的《田园交响曲》风光如画,我每一次都在乐音中看到了牧童从山谷、房舍间向我走来。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到您所描绘的维也纳小村落海里根斯塔德走走。”

:“阁下,您误解了,这可不是一部复制现实景致的作品,我写的是感觉。”贝多芬郑重第否认,因激动而略略泛红的脖子,从高衣领里微露出来,和那头招牌乱发构成一股戏剧张力,与那副传世的肖像如出一辙。

创作《庄严弥撒曲》时期的贝多芬,这是史帝拉(JasephKarlStieler)于年所绘制的油画。

:“可是你明明用器乐奏出了虫鸣鸟啭、雷电暴风,那景象是如此逼真...”

:“我早就说过了,那些音符是情感!情感!不信的话,去看看那乐谱的封面!”大师伸出一生过度用力写曲而显得嶙峋的手,指向自己的亲笔乐谱。

泛黄的手稿表皮,在大标题《田园交响曲、乡间生活的回忆》之后,果然有一行特别用括号著名的小字:

这并不是音画,要更重视情感的表现。

这座《田园》确切的地理位置,存在贝多芬的心中,是他透过自己的印象与感受创造出来的成果。但如果你和上述那位不具名的敬仰者一样,忽略了贝多芬的叮咛,把这部交响曲视为写实的白描音乐,也无需责备,大师确实在这首第6号交响曲之中,史无前例地加入了大量的拟声乐句。在此之前的交响乐,都只是纯粹抒情的绝对音乐,从未打算要描摹具体事物,这个前无古人的做法,等于是扩大了交响乐的宽度。

时值年,这首曲子紧接着在被命运扼住咽喉的第5号交响曲之后问世,风格呈现迥异与任何一部作品的恬静与明朗,摆放在其余七首深沉强烈的交响曲中(第四号除外),犹如贝多芬与命运搏斗纠缠的一生,一次稍事喘息的中场休息。

夏天,耳疾日益严重的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北郊的海里根斯斯塔德静养,喧嚣与人声渐远,大自然成了孤独的他唯一一个交谈的对象。他天天在田园悠闲地散步,一路上目睹不断变换的乡间景色,配合着心头涌现的感触,冥想乐章,并随时停下,在不离身的上涂涂写写。音色格外明媚《田园》,就在来回漫游与踱步中完成。

多年后,与秘书辛德勒途径当时走过的某个山谷时,贝多芬还无限缅怀地说道:“我在这里想出了溪畔景色的乐章,小鸟在树梢啼啭,和我一起作曲...”

而与其说这部曲子是音乐画,不如说这是贝多芬用乐句一手导演的乡村电影,看看题写的五个乐章之前的副标题,就能明白这位音乐大导的意图:

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第四乐章、第五乐章,这次由自然风情推演到人们日常的生活景象,虽然每一段落着重的依然是抽象的情感表现,却隐约具备了起承转合的情节和场次。

或许觉得这个故事四个乐章说不完,贝多芬打破了交响曲分成四部分的前例,加入拥有壮丽尾奏的第五乐章,成为让人类与自然的互动圆满达成之后的完美总结。

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第五乐章

除了第四乐章猛烈的强风豪雨,差点使这世界翻天覆地之外,整首曲子在愉悦优美中宁静的进行,没有太多的恐怖气氛,是舒畅解压的节奏。迪士尼的经典动画《幻想曲》,就曾以田野小精灵跳舞的可爱模样,来诠释大师贝多芬难得悠然的一面。

这部电影不仅收录了贝多芬《田园交响曲》,还有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柴科夫斯基《胡桃夹子》、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蓬基耶利《时间舞曲》、穆索尔斯基《荒山之夜》和舒伯特的《万福玛丽亚》。本片获第14届奥斯卡特别成就(音乐和录音技术)2项金像奖,很好看哦~

点击链接跳转至电影《幻想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5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