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海口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809/4674648.html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栗河冰
宋版《寒山子诗集》
“天禄琳琅”是清代乾隆时创设的宫廷善本藏书室,自建立至今已近三百载,不少存世善本历经多重劫难,受毁严重。年,国家图书馆启动“天禄琳琅”珍贵古籍修复项目,历时8年修复余册余叶“天禄琳琅”藏书。
作为此项目的成果,“妙手传天禄丹心鉴古今——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成果展”,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出。70余种不同类型的展品,让观者得以一睹清代宫廷藏书真容,感受中华文脉生生不息之跃动。
自汉代以降,历朝均有皇家藏书的制度,沿袭至清,更盛于前。乾隆九年(年),高宗谕令内廷翰林检阅内府藏书,择其宋元明之精善者,于乾清宫的东辅殿昭仁殿设架庋藏,并御笔题额“天禄琳琅”。“天禄”是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狮虎,有角和翼,能消除灾难,永安百禄。汉初萧何督造未央宫,建天禄阁、石渠阁收藏图书典籍和档案,此后“天禄”“石渠”成为宫廷藏书的代称。
乾隆帝爱好收藏与鉴赏,令文臣纂修了许多著录书,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西清古鉴》等,善本亦不例外。乾隆四十年(年),昭仁殿珍籍日益充盈,大学士于敏中等奉敕编纂《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十卷,以经、史、子、集为纲,以刊板朝代为次,详其题跋姓名、收藏印记,品评甲乙,是了解宋元明旧刻、旧抄与图书出版及流传情况的重要参考工具。作为史上首部官修善本书目,此书仿效书画的鉴赏体例,除书名、提要之外,另有“函册”“阙补”两项,并著录藏书印的文字、形状和位置等项,开创书目编制新体例,为后世编者沿用。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嘉庆二年(年)十月,乾清宫起火,昭仁殿成为废墟,殿内藏书从此没了踪影。后人推断“天禄琳琅”珍藏即毁于此厄。嘉庆帝敕令重修昭仁殿,命大臣从御花园与宫中各殿所藏旧刻图书中选出善本,加上各地之收集,用7个月时间完成选目,重建“天禄琳琅”藏书,收书部,并由彭元瑞等仿《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编成《钦定天禄琳琅书目后编》。现今所见“天禄琳琅”藏书,多属火后重建者,称为“后编书”,灾前藏书则称“前编书”。由于是在极短时间内仓促编就,难免有仿刻伪本混杂其中,但瑕不掩瑜,涵盖宋、辽、金、元、明五朝善本,既展现各时期刻版印书的精湛技巧,也反映了图书演变历程。
“天禄琳琅”藏书的装帧方式是有定规的。珍稀善本写刻精美,纸洁墨妙,乾隆帝更以鉴赏的态度对待之,以宫廷标准重新装潢,使古籍内外皆美,古雅悦目,成为精致的艺术珍品。前编的凡例记载其外装“其宋金版及影宋抄皆函以锦,元版以蓝色绨,明版以褐色绨,用示差等”。后编的书衣则常选用石青色、绿色、绛红色,使用绢、锦等上等丝织物来装潢并制作书签。
此外,“天禄琳琅”藏书的钤印亦有定式。每一部后编书的每一册书,附叶都钤有乾隆帝的三方朱文方印,根据书开本大小的不同,使用不同尺寸和文字略异的附叶三玺,分别称“大三玺”(“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中三玺”(“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小三玺”(“五福五代堂宝”“八徵耄念”“太上皇帝”)。宋刻本《文选》所钤即为“大三玺”,宋刻本《寒山子诗集》所钤则为“中三玺”。此外,每册书的正文首叶板框上方正中钤“乾隆御览之宝”椭圆朱文印,板框上方右侧钤“天禄继鉴”白文方印;末叶板框上方正中钤“乾隆御览之宝”,板框上方左侧钤“天禄琳琅”朱文小方印。这些印记成为“天禄琳琅”藏书的重要辨识标志。
清末民初,“天禄琳琅”劫难又起。昭仁殿内不少珍本藏书被盗卖流散出宫。经历多番流转后,如今有部“天禄琳琅”珍籍保存在国家图书馆。这些藏书中宋元版本的比例非常高,有79部之多(含金刻本),数量位列收藏“天禄琳琅”诸机构之冠。这批书不仅是珍贵的传世佳本,且多系海内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如宋绍兴二年至三年(年—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资治通鉴》,是这本史学巨著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刻本,校勘精审,版刻精良。赵万里主编《中国版刻图录》评此本说:“宋时建本、鄂本、蜀本都直接间接从此本出。此书元丰监本久佚,此为硕果仅存之第一本。”
元大德九年(年)太平路儒学刻本《汉书》生有大量霉斑,并有泥渍、糟朽、残损等,明版《丹渊集》书叶粘连似砖,经过古籍修复师们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技艺,昔日皇家珍藏得以重生,如琳琅美玉重现光彩,不仅恢复到了可供清晰阅读的状态,旧时之美感也再度显现。
这些集合了古人思想精华与精湛技艺的文化遗产,让现代人在领略古色古香的传统书籍之美的同时,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更清晰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