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心心相印 https://m.39.net/disease/a_6173166.html
曾经的工艺“快手”,如今把一块砖做成了产业,还文艺感满满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曹雪芹借贾宝玉之口,说出了这个精妙的譬喻。
无论是陶瓷、紫砂,还是雕塑、砚台,在中国文化里,水和泥之间似乎在器物上存在着某种骨肉相连的共生关系。
御窑金砖、陆慕泥盆、苏派砖雕——经袁中平之手,泥的终极形态在不断发生改变。
澄「泥」观道
文:郑钰潇
图:袁中平郑百万孙榕
老金砖上的金砖象棋。
来自淤泥中
中平澄泥堂的展厅入口处摆着一块“光绪十八年太祖袁洪德先生”所制的大金砖,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之后,砖的表面已经被磨成了光滑的一片。“我小时候就趴在用这块砖搭成的桌子上吃饭、写字。”从袁洪德于清同治年间创立“袁氏堂”算起,袁中平已是袁氏金砖制作技艺的第5代传人。
但袁家已经很久不做大金砖了。
请横屏观看《姑苏繁华图》
“金砖”,并非是用黄金铸打而成的砖,而是指明清时期专供皇家使用的地砖。因它质地坚实、细腻光滑,敲击时会发出金石之声,又多被用于太和殿(即“金銮殿”)等皇族建筑物内,因此又被民间俗称为“金砖”。
《百福图》
由于毗邻阳澄湖,苏州陆慕地区出产一种“粘而不散、粉而不沙”的湿泥,非常适用于烧砖制瓦。袁中平提道:“准确地讲,‘陆墓’才是正确的写法。”因唐代宰相陆贽的陵墓在此,故名。今人为了避晦,才改名为“陆慕”。
明清两代,金砖在陆慕烧好之后,装箱上船,随着漕船沿京杭大运河北上,直抵京师。船上那一摞摞码好的货物里面,就有袁家人所制的金砖。
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的《吴门补乘》中曾这样记载当年陆慕地区制砖的盛况:“陆墓窑户如鳞,凿土烧砖,终岁不觉。”时至今日,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和替代品的不断涌现,陆慕制砖业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年建成开放的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力图留存住苏州历史上这笔浓墨重彩的手工技艺。而博物馆的9字砖雕馆名,正是由袁中平所制。
《芳华》局部
从金砖博物馆出来,驱车不消一刻钟,就到了他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中平澄泥堂。工作室藏身在相城区一个毫不起眼的汽修厂大院里。
展馆一角
牡丹花砖
在他自建的多平方米的展厅里,陈列着由澄泥制成的上千件作品。小到壶承、蟋蟀盆,大到茶台、屏风、壁画,在他的手中,原本只是用来铺设地面的金砖,“变身”为形式多样的艺术品。
《双龙戏珠砚》
《仿唐蓤镜》局部
“祖上做得最多的是大金砖,有一套完整而严格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从选土练泥、制坯晾干,到装窑烧制、出窑磨光,金砖需要长达18个月的时间才能制成。院子里的一堆看上去平平无奇的泥巴,是袁中平精心淘来的宝贝:“这是取自于阳澄湖里深9~17米之间的土,取出后要经过1年左右的风干时间,再掺入其他两种泥土配比混合之后,做出来的金砖才会表里如一、永不变形。”
《百骏图》局部
不过这块带给袁家不少荣光的金砖,也在时间长流中面临存亡的抉择,南窑村的许多作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转行制作蟋蟀盆。“金砖传统的使用价值随着旧时代的结束而有所转变,为了继续发展下去,它应该要有所改变。”
袁中平将心思聚焦在了金砖的转型上。蟋蟀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他的手艺符号。
盆
雪泥鸿爪
在出生于年的袁中平的记忆里,斗蟋蟀的风雅最早却远不如生活的压力来得真切。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陆慕地区的金砖、蟋蟀罐等统统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他的祖母袁阿招才重新制作起蟋蟀盆。
《龙凤配》蟋蟀盆
父亲袁生达当年制盆的场景像一幅油画留存在他的记忆里:“傍晚的瓦棚内暖烘烘的,瓦棚外堆满了柴木,只见父亲头戴草帽,土布围肩,弯着腰正在察看灶内的蟋蟀罐。”制好之后,父亲将蟋蟀盆拿到苏州城内出售,一只盆能够卖到几角钱。
《胜战计》蟋蟀盆
而对袁中平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叔父袁志良。“严格讲,我的第一位师傅就是我叔父。”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一般的蟋蟀盆可以卖到两三角钱,而袁志良精心制作的蟋蟀盆就已经能卖到1元钱了,还供不应求。
而袁中平17岁时就被人家称为“快手”,“别人一天做二三十个盆,我2小时就能做坯、刨光个”。
除了快,他还格外重视品质。比如泥料,要用日的筛网过滤器反复过滤,去粗存精。最极品的蟋蟀盆泥料,最后往往只取总土量的百分之五来使用。又如让生土变成熟土的练泥,要省事的话,可以用捶打法,但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用脚踏法,而且无论冬夏,都是赤脚踏踩,15千克的泥土就要踏上1个小时,这样练出来的泥料才会质地均匀、黏韧似胶。
在行情看涨的背景下,他也尝试过用机器来制作蟋蟀盆。前前后后投入了80多万元研制出的模具,每2秒钟就能冲压出一只盆坯,经人工稍作修饰,一只蟋蟀盆就成型了。当时袁中平的工厂全年产量可达10万只,相当于当地30多户蟋蟀盆作坊1年的总生产量。
回顾当年的这段经历,他坦言:“机器化制盆从一定的角度来说是符合当时制盆的一个大环境的,当时人们对蟋蟀盆的需求量大。”
0年,袁中平又首开苏州民间艺人注册商标的先河。他同时申请注册了“中平澄泥堂”“袁中平”“袁氏堂”3个商标,“注册商标不仅是自我保护,更是避免苏州特色民间文化品牌流失的一种手段”。
有意思的是,在蟋蟀盆做得风生水起的5年,袁中平断然放弃了这门盈利的生意。在旁人诧异的眼光中,转身投入到砖雕的研制中。
雕
师其意而不泥其迹
“为了生计而去做的那种东西,它没有深度和广度。当你不再为了谋生去做一件事,而是走到有自己想法和性格的圈子,才会有改变和高度。”实际上,“转行”的伏笔早在1年8月于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就已经埋下了。
《双龙戏珠砚》细节
赴京与会的袁中平,在展会上看到各路大师的杰作,“皮革绘画、葫芦雕刻、泥塑作品根雕艺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是继续量产蟋蟀盆?还是在更精微的领域里深耕?回家之后的他决定重新学艺,他拜苏州红木雕刻厂的赵凤云先生为师,学习雕刻与书法。
《明镜饮》金砖干泡茶台
暂停蟋蟀盆只是针对于量产的蟋蟀盆,好的东西值得传承,我想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精进的作品。砖雕,就是袁中平找到的另一个“精进”的着力点。中国砖雕种类众多,常见的有京派、晋派、徽派等,以细腻精致、典雅秀气著称的苏派砖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被列为“相城十绝”。
年,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苏派砖雕文化分会正式成立。这群手艺人中,有香山帮营造技艺传承人,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我们百家争鸣才促进了苏派砖雕的发展”,谈及自己的砖雕如何在同辈高手中突出差异化,袁中平很谦虚。“我作品的优势体现在原材料的不同,我的砖雕用的是‘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上等金砖,它的原材料、制作方式、烧造周期等。都与普通的青砖有着本质的区别。”
金砖香盒
如何提高砖雕在现代生活中的普适性,颇让袁中平好生琢磨了一段时日。经过反复调试,他烧制出一种用于砖雕的特有金砖,滑如米脂。他又将砖雕做成插屏、转屏、摆件,可以被置放在室内。这是对砖雕艺术的一次革新迭代,让使用者可以触近欣赏袁氏砖雕的细腻程度。
阴刻版《姑苏繁华图》
除了砖雕,长期练习书法也给他带来了新的研发思路,“金砖书写板”就是他探索出来的新产品。“这是我自己在祖传的一块金砖上长期练习悟出来的。虽然只能练习,却节省了大量宣纸,而且书写效果非常好。毛笔蘸水书写,不用墨,写完后也不用洗笔。写上字几分钟就干了,可以重复使用。”此后几年,“单砖”“双砖”“三砖合一”等10多个金砖书写板品种被陆续推出,颇受市场好评。
清水书写过的金砖书写板。
但“创新”并非是无本之木。他顺手拿起一支书签,讲道:“其实我们这个年代缺的是站得住脚的创新,我们要明白,我们做的不是快消品。一切创新都是基于传统的,有根基的创新才能使文化不断进步。比如金砖壶承、书签,做得小一点、便携一点都可以,但是它一定是金砖,这是一个大前提。”
袁中平
袁超
儿子袁超继承了他的衣钵。“他16岁开始从事金砖和蟋蟀盆的制作,从我督促他做,到他主动去做,捶打了泥土也锻炼了他。”父子二人在作品风格上各有侧重,袁超更擅长用年轻人的视角来进行创作,书签、象棋、钟表、茶海等金砖衍生品,皆出自袁超之手。“看到他就好像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仿唐蓤镜》
“把文化做成产业,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从15岁做出第一只蟋蟀盆,到现在以产业化模式推广澄泥文化,袁中平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我面临过很多的选择,有的时候只要能在技术上稍微放松一点,可能我在业绩上就能进步很多。要做出品质好的东西,很难,但‘质’是非常重要的,你就要这在两方面懂得抉择,我们可以去繁从简,‘文创’一些比较精致又小巧实用的小作来满足文化产业化;另一方面,坚持本心,做出更优秀的精品力作。”
《竹林七贤》局部
工作室内,雕刻声不绝于耳;院子里,等待处理的澄泥静默无言。“从小到大,我仿佛为它而活。我改变了泥巴,泥巴也改变了我。”